澳门·威尼斯人国际学院紧扣“双一流”建设目标,立足农林学科特色与本地实践资源,以“中国智慧·全球表达”为核心理念,创新推出16门国际课程。课程深度融合专业教学与文化传播,通过“小切口”诠释“大主题”,助力学生用外语讲述中国农林故事,为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。
课程精粹:根植福建·联通世界
此次推出的国际课程各具特色,其中《享誉世界的福建茶》以外语通识视角,融合历史与经济维度,深度解析福建茶文化的千年脉络与全球传播策略,助力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茶故事;《造福人类的幸福草》聚焦菌草技术“小而美、惠民生”的实践价值,系统解构该技术在国内、外扶贫、生态治理及农业现代化等场景中的应用逻辑,并通过“技术+文化”双视角探讨其全球推广路径。《中华时令草木》以二十四节气为轴,串联气候、农事与特色植物,从形态特征到文化意蕴,引导学生诠释中国植物智慧,感悟自然与文明的共生之道。《邮票上的昆虫世界》从方寸邮票切入科学与人文的跨界对话,赏析蚕丝文化、蜜蜂授粉等主题邮票,领略昆虫艺术与科学之美,探讨其生态价值与文化意蕴。
创新机制:学科交叉与文化传播双轮驱动
国际学院精心打造的这16门在线国际课程群,以服务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为导向,创新构建了“学科交叉+文化传播”的国际课程建设新模式。学院抓住国际化战略的有利契机,跨院、跨专业合作,整合我校茶学、菌草、生态等多门国家级、省级优质一流课程资源,创新采用“农林专业+文化传播+信息技术”的课程开发模式,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际化课程矩阵;同时注重打造文化传播品牌。以“福草”“福茶”“福文化”等特色课程为载体,通过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、超星泛雅平台、学堂在线等国内外平台推广系列慕课,覆盖30余国学员;实现凸显农林特色的优质课程资源的国际化推广。
未来展望:深化课程建设,锚定全球坐标
国际学院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,创新教学方法,提升教学质量,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。未来,学院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,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,推动中国农林智慧与世界前沿议题深度对话,助力澳门·威尼斯人在双一流建设中行稳致远,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